
本周一 A股走勢牛皮,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小漲0.20%至2887.62點。深主板、中小、創三綜指均小跌,跌幅分別為0.20%、0.29%、0.33%。銀行、保險、券商股相對強勢,故滬指表現稍好。
華泰證券作為滬倫通首單在倫敦掛牌,這應給券商股帶來些許刺激。滬倫通的推進,進一步確認了管理層正努力加快推行A股國際化。A股國際化顯然會重塑市場投資理念,因為價值投資者的力量會越來越大,話語權自然也會同步放大,最終部分大白馬股的強牛走勢回過頭來看可能又起到價值投資的宣傳作用。
周一弱周期的醫藥股相對較強,當然其中部分也有青蒿素概念股因突發利好消息而上漲的因素。另外,上海機場、中國國旅之類周期性不強的品種也有所表現。整體看來,市場短期內頗有些防守意味,風險偏好很低。
大盤成交額很小,創本輪大調整以來的新低,成交額小一方面反映市場的不確定性抑止了多空操作意愿;另一方面預示著短期資金面可能不是很充裕。由往年行情看,上半年結束時,市場至少不會表現太強,在多數情況下有可能會下跌一點。
由今年情況看,市場走勢原本應較以往更難以預測,這一方面與外部經貿因素難測相關,另一方面也與自身流動性結構不平衡相關,還有一方面與我們市場最近擴容壓力較大相關??紤]到上述因素,我覺得投資者在未來兩周內可能不宜過分激進,除非外部消息面有意外的大利好。
由交易所國債回購利率及上海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各期限利率來看,資金整體上并不缺,但這不等于所有機構都不缺資金,也許一些信用等級稍差的機構仍可能短缺資金,這些機構拋售股票、債券等資金換錢,那也很正常。央行近期已有針對性動作,名義上是針對小微企業的支持,目前還很難判斷針對性動作的力度到底夠不夠。
在外部因素方面,除經貿方面的消息外,投資者可留意本周美聯儲利率會議。本周會議雖不太可能降息,但多半會釋出年內降息路徑與次數方面的信號。如果美聯儲釋出年內降息兩次的信號,那么我們A股流動性改善機會將大得多,大盤下檔空間也許能被封殺;如果美聯儲寬松程度符合原預期,那么A股再往下跌一些的機會就不能排除了。
擴容壓力是實實在在的,A股市場近期大盤股發行密度極高,再就是科創板備選公司越來越多,還有本月以來大量限售股解禁,如工業富聯之類。
我擔心擴容效應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目前處于“地量”的A股也許就會“忽然下滑”并進一步見到“地價”。地量不一定是止跌信號,地量同時意味著接盤不足(雖然拋盤也不足),可能承受不了額外拋盤。
我對中線走勢比較樂觀,但短期內不很樂觀,我相信A股已“比較充分地”反映了已經發生及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潛在風險。
操作方面,我覺得倉重的投資者短期內應以防守為主,而輕倉者也不必見到地量就買,但遇“意外”下跌之后應可進場承接。就大的策略來看,由于擴容等意外因素所誘發的殺跌通常是個買入機會,而不是相反。在信息不那么對稱的市場中,最怕的是貌似“無緣無故”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