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萬億元市值。中國股市從零起步,近30年間躋身世界主要資本市場前列。披荊斬棘,春華秋實。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將推動股市發展在多領域取得實質性進步。
3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國企業從細處做起,涌現出一批細分行業龍頭和世界500強公司。風雨砥礪,向陽而行。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將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彰顯資本的力量與擔當。
中國股市,即將而立,成績斐然,對標一流,尚未成熟。圍繞法治環境完善、注冊制改革、監管提質增效、長期資金培育等重點,資本市場改革更待務實推進,盡快見效。
從數據看成長 多層次體系建設快馬加鞭
無論是從市場規模,上市公司數量還是對外開放程度,中國股市發展蹄疾步穩,多層次體系建設漸入佳境。
目前,滬深股市市值規模位居全球前三。根據數據,截至8月26日,中國股市流通市值為6.46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另據證監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交易金額從2014年的1.45萬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56萬億元,約占國內并購總量的60%,躍居世界第二大并購市場。此外,期貨市場規模、交易量同樣位居世界前列,螺紋鋼、豆粕等品種成交量在2018年均居全球首位。
上市公司成長為中國經濟的“火車頭”。截至2019年8月27日,滬深兩市總市值超過54萬億元,上市公司數量逼近3700家。其中,一批上市公司躋身全球財富500強,約七成的中國企業500強公司已在A股上市。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上市公司的示范引領作用日益突出。資本市場堅持“三公”原則,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健全,上市公司在治理結構、經營管理、激勵機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有力地推動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促進了企業價值的發現,提升了定價的市場化和科學化。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主要包括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和券商柜臺市場(OTC)等,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大格局已經確立。
此外,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ㄆ煦y行報告表示,2018年全年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1200億美元的創紀錄外資流入,預計2019年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外資將上升至2000億美元。
從數據看差距 新舊動能轉換亟待深化
資本市場發展成績喜人,但成長中的煩惱不容忽視。數據顯示,我國資本市場在退市制度、上市公司結構、證券業規模等方面仍與成熟市場有一定的差距。市場對補短板、新舊動能轉換翹首以盼。
中國股市的一大痼疾就是退市率低。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楊德紅介紹,國際主要資本市場的退市率總體在2%-10%之間,其中英美市場在10%左右,中國香 港市場大約為2%,美國市場每年退市公司數量基本與IPO數量相當。我國每年退市率尚不及0.5%。
可喜的是,今年以來,退市公司不斷增加,制度“剛性”不斷增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建議,嚴格退市要激活四大法律責任,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以及信用制裁,要提升違法成本,提高投資者維權收益,提高守信收益,切實扭轉劣幣驅逐良幣亂象。